第七十三章 考官争执(3/4)

唐师偃看他神色轻松,笃定道:“贤弟莫要谦虚,我自然知道天下自有才,但能闹出这么大动静的,舍贤弟又有何?”

叶行远道:“我做完文章已经浑浑噩噩,实不知最后到底如何。不过此次侥幸,我扭转坤成功,应该不至于太差吧。”

二十年征战未休,叶行远一手挽回了南晋末年的危局。百崖矶一战的辉煌,与苦守荆襄十六年的艰苦,铸就了丰碑,在这一场考试当中,应该没有能胜得过他。

唐师偃欢呼道:“我就知道是如此!我们就等着状元的捷报吧!贤弟你便是本朝第一个大四喜!”

县试、府试的案首,省试的解元,此次叶行远也是剑指状元,大四喜眼看便要诞生。

而与此同时,封闭的贡院之中,三位大学士正在为定下状元的选争论不休。

次辅奚明生抱着叶行远的考卷,横眉竖目道:“此等经天纬地之才,若不点这个状元实在是说不过去!你们要是因为他早得爵位,有幸进之行便以废言,这如何是儒者公正之道?”

他气势汹汹,东阁大学士沈孝却也不甘示弱,针锋相对道:“此确实扭转坤,建不世之伟业,便是吾等亲往,也未必能成。但听其言观其行,每每有乖张之举,离经叛道。况且此德行有疵,不可为天下年轻士子的表率,便压他一位,又能如何?”

奚明生冷笑道:“你要压他一压,那我且问你,这场中千余考生的卷子你都看过了,有何有面目居于其上?”

沈孝一时语塞,但仍然咬牙不肯松,“纵然如此,我们可从长计议,断不可让此上了状元之位,导致流毒无穷!此行乃是为正天下风气,以儆心存侥幸之徒!”

这两争得不可开,奚明生认为天兆已现,文章碾压其余考生,叶行远必须拿下这状元之位。但在揭开糊名之后,沈孝却死活不同意。

他也有理有据,叶行远妄言祥瑞之事,献媚于当今皇帝,这为文士大夫所不取。再说叶行远这篇策论虽然已建奇效,但也并不是无可指摘。

首先叶行远的战略思想就不符合“礼”,尤其是弃地弃民的游击战术,更被沈孝视为“不仁”,认为这并非堂堂正正之师,与流寇无异。

此后百崖矶水战,叶行远僭越主帅之职,纵然能说是事急从权。但之后借朝廷名义胡封赏,惹得江南各处军割据,互相攻伐,亦对此负有一定的责任。

此后荆襄守城,叶行远更是各种奇谋妙计,运用各色古怪兵器,劳民伤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dybz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