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功夫不错(3/5)
“比如,领导对某个事或问题已经有所思考,但不好明确表态,这时可能选择一种模糊的表达方式。领导签上一个名,或者画上一个圈,这是什么意思,是表示同意还是不同意?这就需要慢慢去体味。还比如,领导
代任务,就是简单的几句话,一时让
摸不着
脑。如果你对领导意图似懂非懂,也不多问,便凭想当然办事,结果事办完后很可能与领导的要求南辕北辙,费力不讨好。
“作为部属,必须善于观察和把握领导的工作方式和做事风格,要考虑他为什么定下这个决心意图,为什么做出这个决策部署……这些就需要你具有很强的察言观色的能力……说实话,据我平时的观察,曹腾虽然做业务的能力不如你,但是在这方面,却似乎要胜你一筹。”
孙东凯再次提到了曹腾,似乎,经历了这次唐亮的事,孙东凯对曹腾好感增加了很多。曹腾的功夫果然没白费。
孙东凯接着说:“我以前跟着领导做下属的时候,在接受领导代的任务后,不是匆忙动手,而是首先把领导关于此项任务的意图搞清楚,把任务的
质、目的、要求搞清楚,把事
的来龙去脉搞清楚。一般来说,领导
代的事项,大都由三个要素组成:一是内容——办什么事?二是时限——什么时间完成?三是要求——工作标准、注意事项等。
“在接受领导办的事项时,一定要把这三个要素搞清楚。当领导
代的任务比较凌
时,要用三个要素加以归纳整理;当领导
代的任务过于简单时,要用三个要素加以发挥完善,简要地
述自己对任务的理解,得到领导认可后再行动;当领导
代的任务超越客观实际,难以完成时,要用三个要素加以调整,并提出自己的意见供领导参考。通过把握三要素,为正确把握领导意图奠定基础。”
“那要是领导对这三要素也说不清楚或不说清楚呢?”我忍不住问了一句。
孙东凯微微一笑:“这样的话……一般有两种况:一种
况是领导顺
一说,并没有真正形成决心。遇到这种
况,你就拖着吧,这就是所谓的‘垃圾
工作’,
不
、早
晚
都行;另一种是领导因为某种原因故意不能说的太清楚。对这种
况,要善于从一些平常看起来无足轻重、不痛不痒的事
上面,站在领导的角度揣摸出其真实意图。
“因为,凭领导的智慧和阅历,他一般不会去做任何毫无意义的表面文章。即使是一些看起来是形式主义的事,哪怕是仪式
的、象征
的事
,只要领导公开着来做,就一定有他
刻的道理。领导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