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4/8)

孔,却是亚裔少有的那种长相。

我要如何形容那种脸呢?

大概就是走到哪儿都绝对会成为焦点,甚至是一张足以让忘记种族、血统、基因的脸。

那天他拿着试卷进来时,我清楚地听到了孩们的惊呼。

即便我是男,也忍不住多看他几眼。

“各位,克劳德教授托我负责这次考试,时间两个小时,请上来拿一下试卷。”

他说完,像是为了缓和考试的紧张气氛,冲台下学生们笑了笑。

于是,孩们的惊呼,变成了狂热的喊叫。

直到现在,我还清楚记得,那张心理测量学的试卷,我是以一种怎样的心答完的。

一张好看的脸,总会为他带来愉悦的正绪体验,并驱使其产生一定程度上的接近意愿——无关别。

社会心理学称之为“面孔吸引力”。

我当时的心就是如此。

他安静地坐在讲台上,低写着些什么,时不时推一推鼻梁上的金框眼镜。

整个考场不算安静,他也并不十分严苛。

谈声有些大了,他会抬起,举起手指放在唇边,做个“嘘”的动作——吵到他了。

整整两个小时,没提前离场。

我是最后一个。

“之前听克劳德教授说,他的学生考试用时都很短,两个小时基本用不完,看来这次的题目很难啊!”

他在我卷子时,同我说了这些话。

我没想到他会同我说话,一时有些紧张:“可能……可能比较难吧,至少我觉得并不容易。”

“那祝你好运。”

他说完,把卷子折叠规整,椅子收好,转身离开。

我追上去,问:“嘿,你是教授的助手吗?我从前好像没见过你。”

“不,我在医学院研修,碰巧听过克劳德教授的课。”

“医学生也要修心理学吗?”

“我修的是法医学。”

“法医学?!”声音忍不住提高几个度,我即刻意识到失礼,“抱歉,我只是看你年纪不大,没想到……”

在美国选择法医专业的并不多,因为需要同时兼具法学和医学的能力,所以必须通晓大量这两个专业的知识。

加之欧美法系国家大多实行验尸官制度,对法医的专业考试极其严格。

本校的法医学就更不必说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dybz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