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二节(1/3)

两个板着脸的媒婆出了西门家。她们一个是官家的(多了买卖囚的权利)一个是私家的。如果在平时,两的火并程度绝不亚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为了争夺客源,她们可以用尽一切明枪暗箭,背地里说坏话,当面翻白眼,如果听到对方把亲事说散了,那是要买酒庆贺的。

今天,老死不相往来的同行联手了,因为她们有着共同的利益。

到了街上,陶妈妈和薛嫂的表莫名其妙轻松起来,只见两私下讨论了一路,薛嫂像是解释什么问题,突然两停住了脚步,紧接着掉转方向,不再去衙门了。

接下来的时间,俩媒婆在大街上转悠开了,走街串巷,一圈一圈儿,陶妈妈道:“奇怪,一个响板(当时走街串巷算命的手里敲响板)的也没有。”

薛嫂眼睛亮了一下,指着远处路南一个卦肆,“那里有!”

两个媒婆急匆匆赶往卦摊。

这个卦摊一看便知是常年经营,青布帐幔已有了旧色,当然也可能家里的旧布做的。但是,两块长大的布条上书写的大字,透出行家风范:子平推贵贱,铁笔判荣枯;有来算命,直言不容

子平是一种星相命学,根据的生辰八字推算的一生运程的科学统计方法。传说现代的一些凭这个相术可以准确地算出单亲家庭失去的是父亲还是母亲,百不失一。

薛嫂与陶妈妈走进帐子里,对里面的能写快算灵先生(行业内容)一起道了万福,严肃的坐在桌前凳子上。

测算命运总让有些沉重,薛嫂恭敬的说道:“有劳先生算算命合婚(为看男配不配)”

那算命先生眉毛挑了一下,“大婶,恕我直言,看你面相不该再找夫家了。”

陶妈妈差点笑出来,却见薛嫂红着脸掏出婚帖,“我们是保山媒,给这个子算的。”

算命先生脸上略显尴尬,接过婚帖,认真看起来,突然先生眉皱的紧紧的,“嗯?唉——”

气摇了摇。薛嫂、陶妈妈的心都揪揪着,好不容易看着算命先生的脸色和缓下来。冷不风,先生又摇摇,“可叹,可叹!”

薛嫂不耐烦问道:“先生是不是很差呀?”

算命先生抬起,微笑道:“不要担心。”

“那你刚才叹气。”

“我叹她要克死二夫——”

陶妈妈听这话也有些坐不住,刚才薛嫂已经讲过孟玉楼的身世,简直是孟乌鸦啊!嫁谁谁死,几年就克死两个老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dybz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