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9/11)
的疑问。
“切,我们之前掏的那些能和现在这座比么?这哪里是墓,压根就是一宫殿。啥叫地宫?你想过没?建这么大一座地宫,能和我们之前见过的那些比么?不过……你说的好像也有道理。那碑上刻的是金文,我虽然认不全,但了这么多年倒斗,总还认识几个。那碑上第一句写的是:什么为乎什么林的?确实不太像是奠基建造的文字记录了。嘶……你这样一说我也奇怪了,那碑立在哪里什么意思啊?”我潜伏在阴暗中聆听着阿灿等三名盗墓者的对话,当阿灿说出碑文中第一句的部分文字时,我脑子里几乎不假思索的便替阿灿进行了补全……
“胡为乎株林?从夏南!匪适株林,从夏南!驾我乘马,说于株野。乘我乘驹,朝食于株!”假如阿灿没有认错字的话,我几乎可以肯定,阿灿他们在那座墓室里发现的石碑上镌刻的恐怕便是这首诗了!
这首诗名叫《株林》,是《诗经》“国风,陈风”章中的一首。虽然诗词当中提到了这座陵墓的主夏南,但实际上却是叙述夏南母亲夏姬“风流”事迹的一篇诗歌了。
翻译成白话文的意思后,相当的简单。“去株林嘛?找夏南散心么?难道不是去株林,找夏南么?把我的马车,停在株林的郊外,骑上我的马,到株林吃早饭去……”单看文字的解释,普通
很难理解这首诗歌究竟想说明什么,似乎是说某个
跑到株林这个地方找夏南吃早饭。而实际上,这首诗歌是陈国的老百姓讽刺当时陈国的国君陈灵公借
找夏南谈公事,却暗中和夏南母亲夏姬偷
的事件而创作出来的。从某种意义上讲,和现在某些
对“天然一个仙
,无限风光在险峰”这句诗词的解读有异曲同工之妙!
“把镌刻了这首诗词的石碑放置在夏南的陵墓里……这不是等于当面在抽夏南的耳光么?这首诗歌对于夏南而言,那是极大的侮辱啊!历史上的夏南正是因为听说了从民间流传的这首诗歌后,才知道了母亲夏姬和陈灵公的私
。才意识到自己受到了巨大的侮辱,最终才发动兵变,杀死了自己的国君啊!替夏南修建这所陵墓的
难道不知道这一点么?弄点春宫图之类当做随葬壁画啥的都还没什么了。居然还把刻这这首诗歌的石碑放置在了夏南的陵墓当中?阿灿提到的那座古代石碑……简直就是夏南的耻辱柱……建造陵墓的
得和夏南有多大的仇恨?偏偏在
家的陵墓里竖立这么一座石碑?连死
都要挖苦?”我呆在原地,感觉到难以理解!
“我国自古以来一贯主张死者为大!死了之后,即便活着的时候犯过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