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六章 新药申报成功(2/4)

比例等数据,因此同意先进行金鳞的粗提工作,反正最近两年采收的金鳞叶堆在老家仓库里,用货车运过来就成。

十多天后,杨宇从京城打电话回来汇报况,大体来说此次评审一切都还顺利,方解和理论由于王老的名气和关系,专家们压根就没有提什么疑问。实验室的药理毒理以及临床实验方面也只要求补充了一些具体的实验数据和原始档案进行了验证。只是由于是一类新药,评审委员会比较慎重,要求补充提放大生产中金鳞素的提取工艺与含量稳定相关的具体数据以证明工艺的合理,还要求进一步完善金鳞素的质量标准。由于金鳞为新现中药材,国家尚无法定质量标准,要求申报单位自行拟定质量标准一并申报。

于是杨宇留守京城,杨婉飞回蓉城赶到梓州药厂负责采集相关数据编写资料,好在药厂已经开始进行金鳞的粗提工作,根据萧遥的安排,为了探索各项指标,他们留下了详细的记录数据,倒正好方便了杨婉的工作。临飞京城前,杨婉建议萧遥安排试产三批药品备用,因为一旦评审专家没什么意见,估计就得要求提供成品样本,由中检所进行药理毒理和质量稳定考察,这也是新药审批前最后的一关了。

等补充资料上报新药评审委员会不久,杨婉果然打电话告诉萧遥马上空运三批成品到京城,每批三件。萧遥立即开心地组织了样品送到京城,看来果然如杨婉所说进最后一项工作了。

说是最后一关,可这最后一关的时间也够久的了,等中检所根据萧遥他们提供的样品一一验证了各项药理毒理和质量稳定考查数据时,已是两个月后的金秋时节了。

这段时间里,杨宇和杨婉把几乎全部的力都投了评审事务中,常常在蓉城和京城两地飞来飞去。就连杨婉的毕业论文都全是晚上加班断断续续写好的,实在没空的时候,孙教授都不得不亲自刀帮他修改论文,以致于在萧遥面前了几次牢骚。杨婉却一付满不在乎的样子,“老师你不想改就拉倒,大不了本小姐不毕业得了,没有学位找不到工作,让某养我一辈子得了!”话一出,孙教授就哈哈大笑,小丫这才反应过来自己话里的语病,羞得满脸通红。

由于萧遥要求在拿到新药证书前一切保密,而杨婉的论文主题就是金鳞药用价值的探索,主要是讲金鳞素的,因此,孙教授直接按保密论文级别将杨婉的论文提给了学位评审委员会进行评审,除了那几位专家,论文从题目到内容都是完全保密的,就连委员会成员都只在论文答辩现场才能看到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dybz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